越到焉耆,周圍的風景便會越綠。
浮沙和礫石漸漸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綠色的小草。
茂密的樹木在河邊生長,茂盛翠綠的枝丫,訴說著沙漠綠洲的歷史。
這一日。
月朗星稀。
一片白茫茫的月光,照在湍流的河水上,蕩起的水花在月色下閃爍著點點白芒。
大河之東。
焉耆都城巍然矗立。
《新唐書》列傳記載:焉耆所都周三十里,四面大山,城極大,在海水之北,大河?xùn)|岸,
海,便是博斯騰湖。
河,就是海都河。
也是西游世界中的“通天河”。
全長數(shù)百公里,山澗大的曲彎處就達一百八十八處,真可謂千曲百折始到頭,千迥百轉(zhuǎn)成正果。
緩流折彎處。
一個又一個身影,從河中浮游而出,悄無聲息的登岸。
除了五百名軍士看守馬匹,剩余的飛火軍,全都集結(jié)于此,密密麻麻的匍匐在岸邊,等待指令。
隊伍之首。
房俊抹了把臉上的水漬,放眼遠眺。
皎潔的月光,照在焉耆城上,城墻在月下清晰可見。
“真是一副美景啊....”
房俊瞇了瞇眼睛,發(fā)出贊嘆。
在唐詩中,詩人們會用華麗的辭藻贊美明月,讓人覺得非常浮夸。
實際上,古人沒有說謊。
有證據(jù)表明,唐朝的月亮,比一千年后更大更圓。
不僅大,還很亮。
亮如白晝的那種,好似一號特大的照明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