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章  八角當初的漲價始末
        張岳卻面色不改:“這點我當然知道。
        沒錯,那篇似是而非的論文,的確很難在醫(yī)學界造成轟動。
        更不要說影響八角的價格了。
        但您在糧監(jiān)會工作這么多年,應該更清楚。
        有能力影響商品價格的,從來就不是科學成果本身,而是幕后的商業(yè)推手。”
        周學鼎眼睛一亮:“是嗎,能不能詳細說說?”
        “很簡單,如果我是全國最大的八角商人,手上有大量囤貨。
        在得知今天八角會下跌的前提下,為盡可能挽回損失,肯定會想各種方法。
        本來我束手無策,直到我看到這篇論文。
        于是我開始動用大量資金,將各省中心城市的八角全部買空。
        讓它處于短暫的缺貨狀態(tài)。
        接著,我再借助互聯(lián)網(wǎng),砸錢買通那些擁有幾百萬粉絲的主播。
        讓他們大肆宣揚那篇八角氨基酚素論文。
        現(xiàn)在的媒體不比以前,所有人的關注點都從電視轉移到了手機上。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那篇論文貨真價實,主播怎么說,誰都管不著。
        而且八角和小麥大米等有價格保護的主糧不同,即使在短時間內波動較大,也不會影響民計民生。
        以上種種原因,只要操作得當,成功率可是相當高。”
        周學鼎這下看張岳的目光真的不同了。
        自從八角價格出現(xiàn)異常波動后,他就一直在調查此事。
        費了這么多時間,才摸到一點端倪。
        沒想到張岳足不出戶,竟也猜的七七八八。
        當然,里面一些細節(jié)還是有不少出入的。
        可正因為這些出入,才更能證明張岳的判斷力。
        “我再問你一個問題,你覺得做這件事的人應該在全國哪個地方?”
        張岳笑道:“云貴地區(qū)!”
        “說說你的理由?”
        “很簡單啊,八角的原產(chǎn)地就在云貴那邊。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在半山腰上,那里才是這種調味料的核心地帶。
        豫省這些年雖然種植面積不少,但更多的是當成經(jīng)濟作物在大棚內生長。
        若非農(nóng)業(yè)學家培育出了在北方依舊可以高產(chǎn)的新品種,加上山地采摘人工成本過高,豫省根本不可能見到這東西。
        所以,想要擁有大量貨源,只能去云貴?!?
        周學鼎嘆道:“看來我果然老了,各方面都比不上伱們年輕人。
        沒錯,這次的八角漲價,的確是云貴那邊發(fā)起的。
        不過有一點你猜錯了。
        肆意哄抬物價的,并非八角商人,而是那些炒家?!?
        “炒家?”
        “對,有這么一批人,專門從事實體商品的倒買倒賣。
        大蒜便宜了,他們就大量囤積大蒜,等把價格炒起來后再高價拋出去。
        除此之外,還有大豆、姜、糖等一系列物品。”
        張岳立刻點頭道:“算(蒜)你狠、逗(豆)你玩、將(姜)你軍、唐(糖)高宗、向前沖(蔥)嘛!
        我都明白的!”
        說完,他忽然有些不好意思。
        自己這段時間跟風買買賣賣的,算不算助紂為虐?
        畢竟他現(xiàn)在的倉庫里,還有兩車‘算(蒜)你狠’!”
        不過張岳很快就釋然了。
        畢竟現(xiàn)在是市場經(jīng)濟,只要不找死的去搞小麥和大米等主糧,又或者在大災時期哄抬物價。
        其他起碼在法律層面是允許的,更何況自己只不過是小打小鬧的弄個一兩車。
        掙得那點錢很多時候都夠不上報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