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懷再度冷笑:“原來解縉你對此有所了解,那你知道在這十七年中,朝廷選用的官員已不再受洪武帝掌控,反而成為淮西派或者說胡惟庸、李善長結黨營私的工具了嗎?”
“你一定聽說過誠意伯劉基吧?按照建國后的功勛劃分,本該封劉基為公爵,但因李善長等人的屢次誹謗,最終只得封為伯爵?!?
“以誠意伯劉伯溫這樣的遭遇為例,其他的江南士人們又該如何呢?”
朱懷銳利的目光直逼解縉。
這個傲骨嶙峋的年輕人,在朱懷一連串的話語沖擊下,逐漸變得沉默,低下了頭,陷入深思。
朱懷剛才這一席往事回顧,讓搖椅上的老爺子瞬時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之中。
若論他一生有何遺憾,恐怕莫過于對劉伯溫的虧欠了。
朱懷繼續(xù)仰天大笑:“你要為李善長辯解其冤屈,行,我再問你,自洪武朝建立以來的十七年間,有多少人心中只知道胡、李二相,而忽略了皇帝的存在?”
“洪武帝是否曾:李善長雖無宰相之才,但他與朕是同鄉(xiāng),自朕起義之日起就跟隨左右,即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朕登基為皇帝,他自然也就成為了宰相。”
“你不是飽讀詩書嗎?翰林院不是正在編撰《洪武朝大記事》嗎?難不成,滿腹經綸的你,這些未曾見過,或是未曾耳聞?”
嘶!
朱懷竟然知道這么多事情?
劉三吾饒有興趣地看著朱懷,又瞥了一眼洪武帝。
看來老爺子沒少把這些國家要事透露給朱懷?。?
不過朱元璋也陷入了沉思,仿佛在回想這些事情,似乎自己并未告知這小子,他是如何得知的呢?
但老爺子并未過多追究,而是把思緒拉回到十年前。
他的神情變得有些觸動,朱懷的話句句戳中了他的心坎。
身為皇帝,他做出任何決定無需解釋,即使是胡惟庸、李善長這些曾經與自己一同創(chuàng)業(yè)起事的老伙伴。
一旦下令誅殺,錦衣衛(wèi)便執(zhí)行了命令,這一樁洪武年間的大案,其牽涉到的被殺人數竟高達五萬余眾。
那些年里,眾人皆議洪武皇帝已陷入瘋狂,紛紛傳大明朝這座巍峨大廈即將傾覆。
人們都說朱元璋乃是一位殘忍嗜血的君主。
然而,卻無人真正洞悉朱元璋的內心世界。
朱元璋是一位堅毅如鋼的帝王,一位執(zhí)著無比的君主,即使承受再多的冤屈,他也絕不會向他人透露絲毫心事。
所有的事情,他都獨自承擔,深藏心底。
今日,朱懷揭示了這些鮮為人知的秘辛,并理解了朱元璋的初心,這讓洪武皇帝的神情也為之觸動。
被人理解的感覺,何其暢快!_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