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,冷縣令果然是而有信之人,那么本欽差這就讓人前往洪山莊,將那些工坊給搬走!”
楊顯耀冷冷鋒的說道。
“不過到時候,希望冷縣令不要后悔!”
當然,冷鋒也明白,楊顯耀所謂的搬工坊只是一個借口,畢竟對方的目標并非是工坊里的那些東西。
至于楊顯耀所謂的安排人去搬東西,也就是讓大軍進城,并且圍堵洪山莊的借口。
不過冷鋒明白,楊顯耀這是在對他進行極限施壓。以朝廷軍隊目前的狀況來說,他們今天就得離開臨江城前往前線。
這也算是在臨別之前,最后一次給楊顯耀捧場了。
在冷鋒看來,楊顯耀也就是秋天里的螞蚱,最后只能蹦跶一番了。只要朝廷大軍一走,楊顯耀這個欽差大人就失去了最大的依仗。
如果在其他地方還好說,畢竟那些官員可是和冷鋒不一樣,他們還想在朝廷的官場系統(tǒng)里面往上爬。一旦得罪了楊顯耀,那就等于是自毀前程。
而且任何一個地方官,也沒有人能夠做到像冷鋒這樣,完全掌握一個地方的勢力。
冷鋒除了在這個地方享有說一不二的話語權(quán)之外,還有強大的武裝力量作為后盾。
更為關鍵的是,冷鋒根本就沒有想過,要在朝廷的官場之中發(fā)展。他現(xiàn)在的這個臨江城的縣令,也只不過是為了將來能夠走出洪山莊,所做的前期準備。
如果要讓他們做更大的官,冷鋒根本都不會愿意。
以上種種原因,就決定了楊顯耀這位欽差大臣的身份,在冷鋒這位小小的七品縣令面前,根本就不好使。
隨著楊顯耀的一個動作示意下去,立刻有人轉(zhuǎn)身出去通報,不一會城外就傳來了巨大的轟鳴之聲。
那是城外的大軍前進時發(fā)出的整齊劃一的動靜,幾十萬人同時抬腳,而后又落下,僅僅是這一步跨出,就制造出了這種驚人的氣勢。
這就是大規(guī)模軍團作戰(zhàn)時的常規(guī)操作,目的是為了震懾敵人,同時也給自己這一方提升士氣。
雖然那幾十萬大軍都是新兵,身上不具備戰(zhàn)場老兵的那種殺氣,但是幾十萬人的規(guī)模可不是鬧著玩的。如果全部涌進臨江城的話,完全能夠?qū)⑴R江城給塞滿了。
正常情況下,幾十萬大軍進入臨江城這種小縣城,那是兵家大忌。
之所以如此說,原因有三。
其一,臨江城雖小,卻承載著固定的民生資源與基礎設施。一旦大軍入駐,糧草、水源、住宿等需求將急劇增加,遠超城池承載能力,極易引發(fā)民變,動搖后方穩(wěn)定。
其二,大軍密集,目標顯著,若遇敵襲,難以迅速展開防御或撤退,易成甕中之鱉。且城內(nèi)狹窄空間限制了戰(zhàn)術運用,不利于發(fā)揮軍隊優(yōu)勢。
其三,兵法云:“兵貴神速,人貴有糧?!?
大軍駐扎小城,行動遲緩,補給線拉長,易被敵方截斷,導致軍心渙散,戰(zhàn)斗力大減。
歷史上不乏因貪圖安逸或輕視敵情,而將大軍困于小城,最終招致敗局的先例。
不過此時好在雙方并不是敵對關系,而是朝廷大軍這邊單方面碾壓,臨江城并沒有多少的對抗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