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末秋初,不少菜都開始豐收。
其中就包括豆角。
這玩意產(chǎn)量倒是洗人。
哪怕是單人床那么大塊地兒。
也夠一家三口從早到晚吃的。
但這東西煩人就煩人在。
它真的是長太多了!稍微種多點(diǎn),這個季節(jié)就跑不了豆角燒萬物。
涼拌啊干煸啊炒土豆啊,甚至裹上面糊燒湯!
活生生吃到吐!
所以某倆產(chǎn)豆角大省近來一聽到對方有風(fēng)吹草動。
就火速裝上幾車豆角給兄弟省送去。
救災(zāi)??!
既救對方,也救自己!
戰(zhàn)斗民族本身不種這玩意,萊昂暫時還沒學(xué)到搭架子。
后勤部弄來的這一車,還是上次賣白菜粉條的老板給進(jìn)的。
唐磊一看這數(shù)目就懂了。
先留了一部分做了幾次豆角炒肉沫,又涼拌蘸了幾次麻醬。
吃膩了后甚至還腌了幾瓶酸豆角。
做法比腌那幾樣?xùn)|北酸菜還簡單。
切碎了放進(jìn)礦泉水瓶,一勺鹽加滿水。
幾天就成了微黃色,肉乎乎的很嫩,還能保持那點(diǎn)脆脆的口感。
拿來炒了幾次肉沫,終于也是吃膩了。
于是唐磊大手一揮,把剩下的豆角,都丟去曬干!
這豆角,新鮮的時候主打就是一個脆嫩生甜。
當(dāng)然,不是指生吃。
生吃雖然不一定會送人進(jìn)醫(yī)院,但上吐下瀉的免不了的。
而等曬成了干豆角,這東西就韌起來了,還有種濃郁,略帶清苦的菜香味兒。
保存好能放個一年,挺適合干冷的時候燒肉吃。
和冬天的白菜有的一拼。
光這倆菜輪著來,能制霸餐桌一整年。
西伯利亞的土豆也沒好哪兒去。
唐磊除了把豆角曬了,還順便弄了梅干菜。
這倆雖然都要曬,步驟倒是反著來。
豆角是先煮。
一鍋水加上鹽,焯水三分鐘,豆角就軟了,顏色更是鮮嫩翠綠。
再掛到有陽光的地方,狠狠曬上幾天。
曬到鮮綠變成了深綠發(fā)黑,豆角脆脆的一折就斷的時候。
就曬好了。
梅干菜則要先曬。
這東西也叫梅菜,但實(shí)際上,并不是指某一種新鮮蔬菜。
所謂梅菜,只是指加工制好后的各種干菜,只要是水分少的都能做。
唐磊這次就選了芥菜。
先直接上外頭曬了兩天,脫了水分,再放進(jìn)開水里小燙一分鐘。
這一燙是萬萬不能燙熟的,燙個變色就行。
之后啥也不用放,摞一起發(fā)酵一個晚上,第二天就都成了黃葉子,有點(diǎn)像酸菜。
這時候再拿出去曬,曬完回來,燒鍋水蒸一蒸。
就這么反復(fù)的曬掉水分再蒸進(jìn)水分。
三蒸三曬后,菜葉變成了黃黑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