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  背后的老鼠倉
        搬運工沒了可以再找。
        只要有錢,有的是人愿意干活。
        但這件事卻給了張岳新的靈感。
        如果讓父母在店里直接掛牌收購玉米,一公斤標價2.7元。
        肯定有農(nóng)民愿意多走幾里路,把東西拉過來。
        想到就做,他立刻給母親劉桂芝打電話,安排收購事宜。
        接著自己再次帶人去大橋鄉(xiāng)拉貨。
        從早上忙到天黑,50噸玉米終于拉完。
        帶著滿身疲憊,張岳回到糧店。
        結果劉桂芝的神色非常不好。
        張岳奇怪問:“媽,怎么了?沒收到玉米?”
        “收到了,差不多收了一百噸?!?
        張岳嚇了一跳:“這么多?那你為什么不高興?”
        劉桂芝哼道:“還不是因為劉元江,他也在收玉米,價格也是2.7元?!?
        張岳沒在意:“他收就他收唄,對方開的也是糧店,收點玉米豈不是很正常?”
        結果劉桂芝更怒了:“屁的正常!
        他是見我掛牌收玉米,才跟著掛牌的。
        本來我也不想和他置氣,結果中午時聽人說,前幾天咱家收花生,他就已經(jīng)跟著收花生。
        后來咱們買洋蔥,他同樣跟著買,還有雞蛋也差不多?!?
        張岳眼皮再跳了兩下,瞬間意識到這是碰到老鼠倉了。
        老鼠倉是股市的一個專業(yè)術語,意思是操盤手在為主力資金操盤時,憑借知道的內(nèi)部消息,提前偷偷通知親朋好友建倉,并在拉升后快速賣出盈利的行為。
        劉元江的做法雖然和老鼠倉有些區(qū)別,但同樣令人痛恨。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兩家的矛盾已經(jīng)到達冰點的前提下。
        不過很快張岳就笑了:“沒事,他收他的玉米,咱收咱的玉米,大家只要井水不犯河水就好?!?
        劉桂芝依然不甘心:“可是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張岳道:“媽,你就別管了,尉縣的玉米咱家根本就吃不完,誰收不是收?
        而且……”
        他忽然哼道:“想從我手里占便宜?那也得看看他有沒有這個本事?!?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,張岳果斷放棄下鄉(xiāng)收購玉米。
        因為光是主動來賣的農(nóng)民,已經(jīng)讓一家三口忙不過來。
        等到晚上盤了下庫存,發(fā)現(xiàn)連帶昨天的,倉庫裝了將近300噸。
        還有更頭疼的事,張岳發(fā)現(xiàn)自家倉庫完全滿了。
        甚至有部分不得不暫時堆在倉庫外面。
        所以到了第三天,即使手上還有充足的資金,但張岳只能停止收購。
        而劉元江又收了一天。
        他的倉庫比張家大了三倍有余,可以存放1000噸糧食。
        第四天。
        上午十點,張家倉庫突然出現(xiàn)兩輛大貨重卡,那種載重80噸的。
        接著十來個裝車工,開始從倉庫往車上裝玉米。
        張岳則在旁邊親自指揮。
        劉元江也在指揮人裝玉米,不過他這邊和張岳截然相反。
        張岳往外運,劉元江則在收購。
        說實話,此刻劉老板的心情很好,非常好。
        自從張岳收購大豆狠狠賺了一筆后,劉元江就開始密切注意張家三口的動向。
        之前他見張立國大肆收購花生,自己就跟著嘗試收購一些。
        沒想到剛過兩天,花生就漲價了。
        雖然漲得不多,但也讓他賺了兩萬塊。
        兩天賺兩萬,這完全就是在搶錢。
        嘗到甜頭的劉元江再次把目光盯到張家三口身上,然后發(fā)現(xiàn)他們又在收洋蔥。
        那必須跟進??!
        當然,這時劉元江還保留著一分理智,甚至做好了虧錢的準備。
        結果又過去幾天,洋蔥也漲價了。
        這次劉元江賺了五萬。